11月17日至19日,中国心理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青岛顺利召开。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教授、候任理事长罗跃嘉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峰强教授、候任主任委员邱卓英教授、我校副院长卢国华教授等出席大会,我校原党委委员、副院长、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宏伟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19个省、直辖市的7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从事康复心理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共计13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开幕式上,高峰强教授在开幕式致辞,表达了对会议成功举办的祝贺,并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卢国华致欢迎辞,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特别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情况,希望各位专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康复心理学的理论探讨、科学研究、临床实践等各领域进行更广泛地交流与合作、深度的协同与融合,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大会由中国心理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潍坊医学院承办,主题是“心理康复服务体系构建与应用”,重点围绕残障青少年的心理康复、运动与心理康复、孤独症的心理康复、心理康复的方法与技术、教育与心理康复等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开幕式后,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分类家族合作中心主任邱卓英教授作题为“康复心理学:学科理论架构与服务发展”主旨报告,上海体育大学吴雪萍教授作题为“运动对老年抑郁症干预效果研究”主旨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姚梅林教授作题为“提升心理专业胜任力的服务学习路径研究”主旨报告。
会议安排了五场大会分论坛,分论坛主题分别是:残障青少年的心理康复、运动与心理康复、孤独症的心理康复、心理康复的方法与技术、教育与心理康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作分论坛汇报。
会议还举办了四个专题工作坊,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李灵教授的“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在心理康复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应用”工作坊;云南民族大学张婕副教授的“画树投射测验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主题工作坊;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单敬教授的“心理创伤的心理康复整合模型”主题工作坊;武汉体育学院邓炜副教授的“康复性音乐治疗”主题工作坊。与会人员围绕不同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研讨。
闭幕式上,康复大学罗跃嘉教授作题为“康复中的认知功能评估及脑机制”主旨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刘巧云教授作题为“基于RCF的言语康复师岗位胜任力初探”的主旨报告。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总结讲话,她对这次大会的胜利召开表达祝贺,对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专委会的发展充满期待。孙宏伟教授代表专委会总结并布置2024年康复心理学专委会工作。他提出,康复心理学专委会要进一步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同国内兄弟分会的交流研讨工作;三是继续加强对青年学者人才的培育托举;四是继续加强对康复心理学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五是继续增强专委会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同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联合攻关工作。
最后,大会宣布了2023年学术年会理论创新及应用创新论文入选名单,苏彦捷为入选代表颁发了证书。
康复心理学专委会成立以来,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我校作为专委会挂靠单位,积极搭建心理学、康复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流平台。此次会议在康复心理学的理论探讨、科学研究、临床实践等各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深度的协同与融合,所形成的会议共识和学术成果必将对实现康复心理学更好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助推康复心理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和长远意义。
苏彦捷教授总结讲话
高峰强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卢国华教授致欢迎辞
孙宏伟教授主持开幕式
邱卓英教授作主旨报告
吴雪萍教授作主旨报告
姚梅林教授作主旨报告
罗跃嘉教授作主旨报告
刘巧云教授作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