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那些说给树听的话
嵌在木质的年轮里随流年
一点点长成参天的回忆
时光里的那些老照片、老故事
承载了多少青春与追忆
还记得
人生中的某个时刻
您与潍医结缘
您是——
在校师生
医务人员
毕业校友
学生家长
或是关心潍医的社会人士
您的故事、唯一记忆
70周年校庆、一起书写独特的“潍医印象”
我是眼科李琴新,是在眼科怀抱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女儿,1974年我所在的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撤销,被当时的昌潍医学院接管,筹备成立昌潍医学院附属医院,1975年医院开诊至今,我从20岁到67岁,47年没有离开学校和医院的哺育、培养和呵护,我从一名兵团战士成长为眼科的副教授,我由衷感恩在学校附院眼科的工作成长经历,是她一步步把我拉扯大,让我体面的工作至今。
图为作者李琴新在眼科建科初期
在眼科,我幸运的遇上了我的启蒙老师谢立信。还记得筹备开业期间我们一起去了省立医院进修学习,1975年开业时一同返回,加上从地区医院过来的李贵仁主任,三个人组成了眼科最原始的班子。
1975年附属医院眼科建科
开始时条件很差,二间屋、一张桌、一个手电筒是全部设备,手术器械有好多是自制的,医疗、教学、科研全部任务就这三个人。新建的医院设备简陋,一度就诊者很少,每天只有两三个人,正是因为有谢立信老师这样的热血青年(当时他33岁),他敢想、敢干,立志干出一番事业来。
1976年创建山东省首家“中华眼库”
1976年成功开展第一例角膜移植手术
如此的条件,如何开展工作?以什么为突破口?从哪里下手?我们三个人每天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和讨论,最终决定从致盲率高且患者众多的角膜病作为突破口。1976年2月成功开展了第一例角膜移植,开诊后的1年就成功为10位患者进行了手术。当时在全国开展角膜移植术的医院仅在北京、广州、河南。
1976年成功开展第一例白内障囊内冷冻摘除术
供体材料的缺乏限制了手术的开展。在基层,患者得了角膜病不做角膜移植最终都是失明。为了挽救这些患者,为了得到有活性的角膜,我们利用一切能宣传的渠道,谢老师在全国人大会上也提案呼吁让更多的爱心人士身后捐献角膜,随着我们眼库的建立,各地不断有捐献的通知,我们不分昼夜赶去取回,连夜手术。
1980年在《角膜病杂志》发表第一篇论文
1981年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人脐带血清角膜活性保存液”(图中为谢立信、李琴新)
最初到眼科本以为是个干净无血腥的科室,可是后来为了取到新鲜的角膜,整日与尸体打交道。身为一个女人,我也胆怯畏惧过,但谢老师不断的鼓励,再加上患者那期待的眼神,只有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角膜移植开展了,我们兴奋的同时,难题也来了,当时没有电话,仅有的通讯工具就是电报,即使有了角膜供体,病人收到电报赶到医院,供体也就失去活性不能用了,于是,我们开始研究角膜供体保存的问题。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了山东省第一家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华眼库,并于1981年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人脐带血清角膜活性保存液”,为角膜保存时间的延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3年“美国眼科医师团”来我科进行学术交流并同台手术
1985年承办全国第二届角膜病讲习班
20世纪80年代初,潍医附院眼科在国内眼科界已享有盛誉,德国、美国、日本、国内知名医院同仁相继来参观学习,其中最多的一年接待了193家医院。越来越多的患者也慕名而来,越来越多的角膜病患者从黑暗走向了光明,一直到80年代末,成功开展角膜移植手术1000多例,一举成为国内开展角膜移植手术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
1984—1985年193家医院前来参观学习, 包括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及国内各大医院
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潍坊医学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谢立信老师主持的科研课题屡屡获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我也是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我作为第一作者的也有20余篇,还参编论著一部。1985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实验室管理先进工作者,去省里进行了大会发言。
1990年谢立信老师青岛成立了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谢立信是我的恩师,15年在他身边学到了太多的东西,是他彻底改造了我,让我有追求、有理想、有干劲,有了无数的成绩。
在后来的日子里,眼科成立了特检室,把各种先进设备集中起来,由专人操作,科里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虽然不能再像在临床一样治疗病人,我却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因为有前期临床工作的基础,对各种眼科疾病及手术前后的事项都非常熟悉,所以这些年,我利用患者在特检室检查的间隙给患者讲解病情,用轻松的方式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疑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每每看到患者离开特检室时眉头的舒展,表情的放松,我的心里是无比的欣慰,我为工作中的自己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