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医这个学生志愿团播撒“星火”!

发布者:xcb发布时间:2021-04-12浏览次数:1974

一团燃烧的火焰化作四颗愈远愈小的红色星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的志愿团队标志。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遴选中,护理学院“聚火流星队”获评“优秀摄影团队”。

护理学院“聚火流星队”志愿服务队主要成员合影

在一个狭窄的场地里,拘谨地站着6个人,探出一半身影的绿植,闯到画面里的两只茶杯和紧贴着绿色衣服男孩的电视机都足以说明这个空间的狭小,但就是在这么一个地方,穿着白色衣服的志愿者跪在地上,他的手正对一个半身假人模具做着开放气道的标准动作。

这是此次“聚火流星队”“青春健康,医路同行”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最具代表性的一张照片。这支小队接到下社区普及心肺复苏的任务,当我们采访到照片中的这位志愿者时,从他的口中,我们才能看到一张静止的照片背后生动的故事。

“你知道这个过程里,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吗?”他笑道,是“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面对我们的不解,他说:“场地限制,我们只能让孩子分成好几批来观看,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心肺复苏。”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队员们毫不在乎地上的灰尘,快速摆好急救姿势,跪在人体模型旁。在焦金烁石的天气里,不间断的胸外按压,费时费力的人工呼吸,对大家的体力无不是个巨大的考验。然而当问及少年们是否记住,面对的是一群稚嫩而又懵懂的脸庞。“没关系,我们再来一遍。”于是依然是一套一丝不苟的标准操作流程。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开放呼吸道的过程没看懂?“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频率不清楚?“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松懈。“培训结束后,我们很累也很兴奋,觉得成功完成了任务,特别骄傲!”

志愿者在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讲解健康知识

在一张照片里,一位满脸沟壑的老人和一位手臂上贴着“聚火流星队”标志的女孩促膝而坐,女孩正低头在老年人健康调研问卷上认真写着什么。

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是:敲门后,老人家拄着一根粗糙的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过来。一张床、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就是屋内主要的家具,没有一面墙皮是完整的。老人家视力差,志愿者便在一旁耐心讲解,老人家听力不好,志愿者就提高音量,老人家听得很认真,不住点头,嘴里说着好好好。

“我们走的时候,看出来奶奶真的很不舍,一直紧紧拉着我们的手,嘴里不断说着‘娃儿们真好,你们真好啊!’”队员们说:“其实这些老人家真的很孤独,又有老年病缠身。幸好现在国家在空巢老人的照顾上已经有大力支持,这次我们的这个活动也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

镜头来到另一边,“留守儿童加油站”的队员们在线下各自开展留守儿童帮助活动,留下了许多优秀摄影作品。一张张照片显示着,志愿者们倾心讲解,孩子们认真倾听,心和心靠在了一起就是互相温暖。“孩子们很天真也很让人感动,离开时,一句‘谢谢’就是对我们付出最好的回应了。”

志愿者为村里讲解健康常识

一块纹路纵横分明的黄梨木,其上雕刻着一个栩栩如生的送财童子。深壑的沟渠与隆起的长塬相互配合,勾勒出孩童圆润的面部轮廓。这是一张在杨家埠学习传统文化时的照片。

杨家埠文化一脉传承至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红卫老师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是潍坊“风筝王”杨同科第三代传承人,从艺数十年,获奖无数。在杨老师的帮助下,志愿者们尝试亲手制作木版年画与风筝。大家先用浸润墨汁的刷子细细地刷遍木板的每个角落,随后慢慢地抻紧宣纸,平铺在木板上,最后拿起烫子来回一遍遍地压实宣纸。轻轻揭开宣纸,一个活灵活现的送财童子形象跃然纸上。

杨老师继续带领大家制作风筝。一弯一穿,双手摆弄着竹条和毛线,用乳胶固定节点,将毛线头和竹条紧紧固定在一起,一个简易却牢固的风筝支架就做好了。杨老师认为,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展就要做出一定改变,将传统与传统结合,木版年画和风筝相结合,打造传统文化的新品牌是杨老师的愿望。大家围在杨老师身边,细心倾听她的讲述,角落里的相机就将这一幕固定在了相纸里,也固定在了志愿者们的心里。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聚火流星队”的镜头记录着大家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鼓舞着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志愿者们跟老师学习制木制年画

志愿者们学习如何制作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