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二我们需深刻认识“互联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将互联网技术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发展相融合,创新党建内容、工作载体、保障机制。旨在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手机等智能屏幕的碎片化学习越来越多,大学生获取信息及与人交流大多都通过网络,因此信息也更具多元化和复杂化。顺利开展网络党建工作对提高党支部建设、党员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时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所带来的机遇
当前的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易受传统束缚,创新意识较强。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及交流的主要渠道,网络党建工作模式迎合了众多学生党员的心理需求。
网络党建模式也符合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要求。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及更新速度加快,传播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减少了信息传播的层级,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更为便捷增加了彼此的交流,密切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系。打破了时间及地点的界限,扩大了学生党员对党政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有利于形成坚实的战斗堡垒,破除党组织间的壁垒。因此,网络党建为新时期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可利用模式。
(二)“互联网+”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网络社交媒体为主的社交方式日益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渠道。对“90后”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结果显示:使用互联网作为沟通方式,排名第一的是微信,占81.9%;其次是QQ,占75.6%。使用互联网沟通功能,排名最高的是“聊天功能”和“查看好友动态”,分别占82.3%和67.5%。互联网的开放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思维的同时,西方文化中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甚至对他们的社会责任及道德意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他们的政治立场及党性素质是否坚定和过硬,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提出了考验。
二、互联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一)互联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型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的合力。
网络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互联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新型的工作模式,也是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网络平台,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载体。首先,互联网作为连接学生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纽带,能及时了解和发布党最新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同时师生也能充分表达自身的意愿,形成了党务公开的管理模式。这些交流和互动模式正是继承党优良传统的有效路径。其次,互联网使移动的需求被激活,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束缚,大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的来源扩大,理想信念及思维模式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互联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需要占据网络高地,积极拓展新型的宣传模式,宣扬我党主流价值观,并且有效抵制不良以及负面消息,确保高校师生能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常规化工作体系,这对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开展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互联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落实“互联网+”行到计划的需要
自2015年国家启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各领域的融合创新快速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尤为重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要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新技术、新思维运用到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为此,高校党建部门要正确认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党的建设的关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马克思主义的清醒和自觉,以“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精神更好地推进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建设,是加强并改善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
“互联网+”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是各行各业各领域创新发展的新常态。在新形势下,互联网与各领域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建设起到有效推动作用。对推进“互联网+”融合创新,高校要适应形势发展需求,提高认识,主动部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推进大学生党建信息化建设,通过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互联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对传统党支部建设的必要补充
1.弥补高校学生党支部宣传建设上的不足
在传统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党建宣传还以宣传公告板或召开党支部会议等方式向广大党员宣传中央精神和指示。这种方式非常直接,有利于党员直接了解中央文件精神。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新媒体渠道的拓宽与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了解信息。这种改变容易使传统宣传方式被忽略,使传统宣传工作对学生的影响逐渐趋于弱化。高校门户网站虽然也多有党建网平台,但是很多党组织领导干部仅仅被动地将中央下发的精神和文件直接上传到已有的党建网平台上,把网络平台当成了另一个传统宣传板,越来越不被学生党员们重视,且更新速度缓慢。造成了很多中央的指示精神传递给党组织内学生党员时,无法直接领会其中内涵,造成了宣传的不广泛和不彻底学生党支部沟通建设不足。
2.弥补高校学生党支部沟通建设上的不足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各级学生党组织负责人同大学生党员沟通时大多采取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虽然非常直接,但有时不利于学生党员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党组织负责人无法通过正面谈话去了解学生党员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造成了对一些问题了解不够深刻,对大学生党员以及学生中存在的情况不能及时知晓,造成沟通上不足的问题。在高校的组织生活中,对于学生党员的思想动向以及举止行为的了解和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党员代表着学生中的优秀力量,是学生中的骨干和先锋模范。党组织负责人应该及时地在不涉及隐私的情况下了解学生党员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向,以保证学生党员的思想意识不动摇。然而在目前的党建工作中,只能靠侧面了解的方式去了解党员学生的生活情况,无法有效地获得消息,也不能保证获得消息的准确性。
3.弥补在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认识与建设环境上的不足
对于高校网络党建平台,人们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滞后。虽然一些高校的领导干部对于电子办公和网络办公的认识有了较大提升,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推进高校网络党建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也疏于对高校网络平台建设的重视,并未深究网络平台上的舆论影响与深刻变革,也没有和学生党员以及人民群众形成网络互动,利用互联网平台去解决问题。这是网络党建工作认识滞后性的重要体现。
三、互联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举措
针对网络党建平台“孤岛”现象,为增加党建平台吸引力,应创新党建平台学习内容,丰富党建平台学习形式。
(一)创新党建内容,提高教育发展针对性
1.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内容
可增加先进党员事迹专栏,观看例如《人民的名义》等党政教育视频。针对党建平台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发表学习感想及相关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性、理论性,促进学生党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让学生党员以优秀共产党员为学习目标,发挥榜样的力量和作用。
新增党政相关期刊及书籍专栏。让学生党员自主阅读党政相关书籍,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基础。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及时政,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意识,树立坚定信仰。同时可针对部分毕业年级党员增加考研、公务员、事业编、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历年思政真题,让学生党员因需要而学,因学而产生兴趣。
2.创新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内容
基于传统学生党支部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党员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特点打破时间及空间的束缚。可以利用网络实时性进行视频会议,将党课搬上网络,形成网络课堂;利用网络公开的特点对党员进行监督与管理,通过网络进行民主评议和网络民主决策。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对学生党员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党员思想动态,掌握学生党员学习生活情况。
3.创新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内容
将网络融入到学生入党启发教育活动中,通过生动的先进党员宣传视频、爱国主义电影、先进党员事迹等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可利用网络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进行积分化管理将学习内容设置成学分,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获得一定的积分。改变了以往枯燥的学习,让学生有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提高党建效能
1.创新教育工作载体,搭建网络公众平台
开创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新格局。由于高校学生党员年级、专业及开设的课程有所不同,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相关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这对这一问题,我们可加强“两微一端”建设。针对学生党员特点将党支部建立在学生经常聚集的网络上,创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及微博等。而传统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组织学习时,通常会把党员集中到教室或会议室,学习内容相对的枯燥。由于高校学生党员年级、专业及开设的课程有所不同,很难找到合适的时间及地点,无法保证出勤率及学习成效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打破学生党员年级、专业及课程不同的束缚。学习时间变得灵活,学习地点变得多样,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我们可定期将时事政治、热点新闻、中央相关政策制度上传到网络公众平台,在校党员、实习党员及在外党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结合自己的需求,制定学习方案,调整学习计划。将集中学习变为分散学习,以分散学习达到集中思想,弥补传统党建的不足。通过网络公众平台可以促进学生党员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掌握学生党员思想及生活状态,形成坚实的战斗堡垒。
2.创新帮扶工作载体,实行导师制
选拔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质高的教师党员做为导师,让教师党员由教育者、管理者转型为服务者。以专业为导向,在平时的学习、科研及生活中教育引导学生党员。达到“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及全方位育人。坚持以学生党员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学以致用的原则,改革创新党员培养模式,优化党员培养方案,加强理论与实践、网上与网下、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融合,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使学生党员得到全面的发展。
3.创新服务工作载体,建立帮扶实践基地
建立多个社会实践基地,结合学生党员特点及优势,组织学生党员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如去儿童福利院对那里的儿童进行志愿服务、去养老院照顾老人生活做义工等。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将活动后的报道发布到网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跟多人参与其中服务大众。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既锻炼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党员心中的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党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机制,建设坚强战斗堡垒
1.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战斗堡垒
开发网络平台党务管理系统。在网络学生党支部工作平台中设立专门的党务管理专栏,对基层党组织、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申请入党人员、党员日常教育与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党费缴纳、民主评议、党员量化考核、党组织生活等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可以注册账号随时登录系统,设定账户权限,对平台进行管理及更新数据、动态管理、分析变化。真正实现科学化、常态化、信息化。
2.创新保障机制,巩固战斗堡垒
加强学生党员再教育,高校学生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力军和希望。他们是青年中积极向上的一批人,加强学生党员再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综合能力。把学生党员培养成为“两高三强两过硬”综合性人才:即专业素养高和人文素养高;思维能力强、表达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思想政治过硬及心理素质过硬。网上网下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党员学习内容,扩充课内课外知识;组织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培养实践能力。
3.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堡垒活力
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先进学生党支部典型事迹及先进学生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党员风采,评选优秀党员。扩大优秀学生党员榜样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党员积极向上,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贫困党员实行爱心助学基金计划,资助优秀贫困党员,保障贫困党员学习生活;设立勤工助学岗,让贫困党员在服务实践的同时获得资金帮助。
(成果获2017年省委教育工委党建研究成果三等奖)